老席留学和你聊聊:2025年申请季,你的朋友圈可能正被招生官”暗中观察”!
“救命!我昨天发的蹦迪视频会不会被NUS招生官刷到啊?”最近好多小伙伴私信问我这个问题。作为在留学圈混迹多年的老席,今天就和大家掏心窝子聊聊2025新加坡本科申请中的社交媒体信息那些事儿——你的小红书点赞、抖音合拍甚至朋友圈分组,可能正在悄悄改写你的申请剧本哦!
▶️ 新加坡招生办的新玩具:社交平台探测仪
去年有个真实案例让我惊掉下巴:某位申请NTU的同学在Reddit晒出自己PS初稿,结果招生官居然在面试时精准提到这个帖子!原来现在很多学校都会用专业的社交平台监测工具,像侦探一样把申请者的网络足迹摸个底朝天。
不过别急着删光所有动态,这里有个2025年的新趋势:新国大官网悄悄更新了”数字素养评估”条款,明确提到会参考申请者的网络形象。咱们可以把这看作新时代的”综合素质考察”,就像十年前大家突然开始重视课外活动一样。
▶️ 你的Ins可能比文书更有说服力
老席给大家讲个段子:去年有位同学在PS里写”热衷社区服务”,结果招生官在他TikTok刷到他在便利店偷糖果的整蛊视频。这可比什么文书都”生动形象”对吧?但反过来,有位妹子把B站做的手工教程合集放进作品集,直接收到SMU的橄榄枝!
记住这三个2025年社交账号生存法则:
- 朋友圈分组要像特工:把”深夜emo文学”和”学术人设”分开存放
- 小红书变简历plus:把做义工、搞科研的日常做成精美plog
- 抖音当才艺直播间:会跳K-pop?快让招生官看到你的多元魅力!
▶️ 招生官亲口说的”社媒雷区”
我特意问了在新加坡某高校工作的朋友,他们最怕看到申请者的这些操作:
• 微博小号喷学校(哪怕是用缩写!)
• 知乎匿名区吐槽教授论文
• 在专业领域社区(比如GitHub)发火星文代码
• 微信读书里全是霸道总裁小说(除非你申的是文学专业)
不过有个冷知识:如果你在LinkedIn上关注了心仪专业的教授,系统会悄悄给你加”积极度”分哦!去年就有同学因为这个操作收到面试邀请。
▶️ 2025申请季自救指南
现在手抖想删号?且慢!老席送你三个锦囊:
- 创建学术向马甲:用真名注册一个专注专业领域的账号
- 玩转平台新功能:比如在小红书做”新加坡留学倒计时vlog”
- 反向侦查:用谷歌高级搜索查查自己手机号/邮箱关联了哪些账号
偷偷告诉你,南洋理工最近更新了算法,会重点抓取带特定关键词的内容。比如#新加坡本科申请中的社交媒体信息 这个tag,最近30天搜索量暴涨300%!聪明的同学已经开始在B站用这个标签发”学习型vlog”了~
最后灵魂拷问:当你的IG故事和申请文书隔空打架时,你觉得招生官会更相信哪个版本呢?是PS里那个”沉迷实验室的学术宅”,还是ins上那个”酒吧小王子”?这个问题,可能直接决定了你2025年的offer快递地址哦!
所以啊,各位准备新加坡本科申请的小伙伴,从今天起记得给你的社交账号做个”深度SPA”。毕竟在这个万物皆可云的时代,你的微博可能比推荐信还能”说话”。对了,你猜招生官看到这篇文章的几率有多大?(笑)